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药物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均可能在治疗中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常可发生在药物治疗的初期。许多研究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该在入院后,还是在门诊开始应用。在治疗开始时,某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安全的,但当患者出现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或开始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原先安全的药物可能出现致心律失常作用。治疗中还应定期检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肾功能不全将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引起致心律失常作用。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