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六)其他

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动脉壁基质内酸性蛋白多糖质和量的改变(硫酸皮肤素增多而硫酸软骨素A和C减少)、动脉壁酶活性的降低等情况,可通过影响血管运动、脂质代谢、血管壁的合成代谢等,导致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血液呈酸性致使蛋白质的生成数量下降,使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降低,过低的胶体渗透压就无法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致使血液中的水分出现大幅度下降,血流动性差,血流速度减慢,血黏度增高,导致脑动脉硬化的形成。 ......

——《动脉粥样硬化》
书名:《动脉粥样硬化》
栏目:动脉粥样硬化 > 第二篇 临床篇 > 第五章 脑动脉硬化 > 第三节 脑动脉硬化与慢性脑供血不足 > 一、发 病 机 制
作者:孟晓萍 布艾加尔 . 哈斯木
参编:艾永顺,布艾加尔·哈斯木,崔燕,代艳芳,邓悦
页码:18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