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一般指有明确致敏原(一般为半抗原化学物质)反复接触皮肤并与皮肤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引起迟发超敏皮肤炎症反应,去除致敏原后病情即可消退。经典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是用二硝基氟苯(DNFB)、二硝基氯苯(DNCB)、三硝基氯苯(TNCB)及异疏氰酸盐(FITC)变应原致敏皮肤。前三者引起Th‐1细胞介导反应。如观察药物疗效,可于激发24小时后,在激发局部涂以不同浓度和种类的受试药、对照药、基质对照,另设未致敏及未激发对照组。亦可用小鼠耳部致敏后作局部淋巴结抗原致敏反应检测。上述化合物均为强致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