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16日发热38 ﹒ 4℃,腹上区不适、纳差,稀糊状便每日2~3次。试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便血停止、体温正常,随后每日用地塞米松15mg静滴。纤维窥镜检查发现回盲瓣处有少量渗血,进入回肠末端5cm处见典型鹅卵石样改变,表面少量渗血。取2块组织活检,呈粘膜慢性炎症改变,伴粘膜水肿及小血管扩张,无肉芽肿样改变。讨论:克罗恩病并发肠道粘膜出血较为常见,但大量出血并导致休克者不多。本例发病时以发热、稀便为主要表现,抗感染治疗半月不好转并出现血便,应在鉴别肠伤寒、肠结核、肠肿瘤、坏死性小肠炎、肠道淋巴瘤和肠道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疾病基础上,想到克罗恩病。由于病人大量便血并致休克,很难进行肠镜检查,诊断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