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案例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抗血小板功能药物的使用

书名:《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作者:王曾礼
参编:曾智,童南伟,王曾礼,邓承祺,甘华田
页码:408-40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4/1
栏目:《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 第八篇  内分泌代谢疾病 » 第六十三章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第三节  常见误治分析
内容:关注“天山医学”公众号翻阅更多

抗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异常时导致的血栓形成,在DVT中应用,是对抗凝治疗起辅助作用,对预防血栓再形成尚有争议,多数认为有益,但并非治疗DVT的主要措施。1)的活性是剂量依赖性,一次口服100mg阿司匹林几乎完全抑制其活性,阿司匹林亦有累积作用,每天口服30~50mg,在7~10天后可完全抑制Cox‐1的活性。主要通过减弱ADP的作用而抑制血小板功能。抑制剂血小板聚集的先决条件是配体与GP Ⅱ b/Ⅲ a结合,抑制GP Ⅱ b/Ⅲ a功能是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的药理学目标。如何掌握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剂量是临床医生应随时考虑的问题,用量过大,会导致出血。血小板计数降低到正常值低限(100×109/L)的40%~50%为宜。

……
——《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