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案例书籍速查系统

[例]第四节 病例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书名:《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作者:王曾礼
参编:曾智,童南伟,王曾礼,邓承祺,甘华田
页码:40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4/1
栏目:《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 第八篇  内分泌代谢疾病 » 第六十一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内容:关注“天山医学”公众号翻阅更多

病人女性,24岁。因双下肢瘀点、瘀斑2年,血尿3天入院。入院检查:血小板18 × 109/L,白细胞9.2× 109/L,血红蛋白100g/L。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红= 2 ﹒ 3 ∶ 1,全片巨核细胞198个,分类25个:幼巨2/25,颗粒巨20/25,产板巨核3/25,每个巨核细胞产血小板极少,仅几个,诊断ITP,经泼尼松治疗后1个月查血小板80 × 109/L,出院。门诊治疗3个月后停用泼尼松。入院前1年病情复发,除皮肤粘膜出血之外,并有四肢大关节疼痛,但无红肿。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故从临床角度考虑第1次住院后出现的临床表现与CITP不符,应引起重视,尽早作相关检查,以助早期明确诊断。

……
——《临床常见诊治错误分析》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