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畏寒、发热、体温38℃~38 ﹒ 5℃,某院查白细胞增高,结合B超所见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经治无效,持续高热,脐区疼痛,于1988年8月4日入院。B超于脾静脉右侧、下腔静脉前有37mm × 49mm不规则低回声区。CT扫描提示胰头肝门区分房样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先后经青霉素、阿米卡星治疗无效,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切除包块病理诊断为淋巴结结核。但经手术探查既明确了诊断,又去掉了较大的结核病灶,给较快的治愈打下基础,亦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