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生等按照同样的测定原理采用含6 mmol/L L‐苯丙氨酸(L‐phe)或D‐苯丙氨酸(D‐phe)和3 mmol/L硫酸铜的手性溶液与甲醇(78 ∶。2)为流动相,在普通C 18柱上分离测定了R‐(+)和S‐(─)甲磺酸帕珠沙星,测得两对映体峰的分离度为2.2,典型的色谱图见图9‐3。从图9‐3可以看出,配合剂L‐苯丙氨酸和D‐苯丙氨酸对分离的效果一致,但所得图谱中对映异构体位置相反,当用L‐苯丙氨酸配制的流动相时,R‐(+)甲磺酸帕珠沙星峰在后(图9‐3 C)。考虑到测定R‐(+)甲磺酸帕珠沙星峰的方便与重复性,即避免可能因峰不对称或拖尾造成的误差,故作者选择了D‐苯丙氨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