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西汀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即剂量、时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口服吸收快,达峰时间(T max)约2h,清除半衰期(t⒈2)12~14h,生物利用度较高,为94%。在1 项15个健康成年男性参加的药代研究中,分别予以口服单剂量2mg、3mg、4mg、5mg 的瑞波西汀,结果发现,服药后约2小时即可达到血浆峰浓度,半衰期为13h 左右,瑞波西汀的生物利用度为94%。 有人认为细胞色素P450 同工酶参与了瑞波西汀的代谢,其依据为体外研究中的发现,随着瑞波西汀血浓度的增加,一些P450 同工酶的活性下降。相反,在瑞波西汀的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D6 酶并未参与或极少参与。瑞波西汀在人和猴体内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尿液排泄约为剂量的9%,与仅3ml/min 的低肾脏清除率相关,这一数值与游离药物的肾小球滤过率相一致。 动物试验中,瑞波西汀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人类略有差异,吸收也较快,但半衰期更短(1~2h)。以大鼠、小鼠的实验表明,无论在脑中还是血浆中,其R‐瑞波西汀的浓度比S‐瑞波西汀为高,与人类的试验结果相似。在1 项由12名女性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参加的研究中,分别予2~8mg 的瑞波西汀,药代动力学仍呈线性特征,但与年轻人相比,C max和AUC 的变异性较高,且出现统计学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