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应用50多年来,单细胞动作电位的深入研究发展了心肌细胞电生理知识。在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流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离子通道的结构研究,近10多年该研究又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通过对离子通道的功能研究阐明了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称为离子通道病。1995年美籍华裔学者严干新教授,创建了冠状小动脉灌注心室楔形组织块膜片钳技术,即心肌楔形组织块在保留冠状小动脉灌注的情况下,同步记录心室内、中、外3层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跨心室壁心电图,进而阐明了心电图和心室内2相微折返的发生机制。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进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即可在计算机上看到动作电位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