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五)不良反应

SSRIs 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后,迅速成为多种精神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并不是因为它们具有明显超出以往抗抑郁药的疗效优势,而是在于其突出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特点。在与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舍曲林和氟西汀的直接对照研究中显示,帕罗西汀的耐受性与上述药物基本相似,不良反应的消失则可能更快,即使用于老年患者,也未发现有更明显的不良反应,包括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并不明显。 为了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帕罗西汀的控释制剂已研发成功并用于临床,与帕罗西汀快速释放制剂在治疗第1周时对恶心等症状的影响相比,要明显低于快速释放制剂(14%/23%),使得治疗中断率显著降低,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总体疗效。 在20 世纪80年代末,SSRIs 应用于临床不久,曾有报道认为SSRIs 可能与患者暴力行为如伤害他人或自杀有关,Montgomery 等(1995)进行的1 项2423例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同时接受帕罗西汀或其他抗抑郁药和安慰剂的Meta 分析发现,在MADRS 量表中自杀思维项目的减分,帕罗西汀治疗组在治疗后第6周末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平均为─1.3),其他抗抑郁药对照组的减分为─1.1,治疗中患者自杀意念出现的比率也以帕罗西汀治疗组最低(14%),其他抗抑郁药治疗组为22%,安慰剂组高达31%。 与治疗药物相关的性功能异常在多种精神药物使用中并不少见,但临床评定此类不良反应时,大都采用患者自发性报告为依据,大多数患者通常并不愿意主动反映性功能异常表现而使得这类不良反应有报道率过低的倾向,特别是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 第三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三、帕罗西汀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407-40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