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二、主动外排机制的研究方法

1 ﹒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测定通过比较敏感株和耐药株细胞内抗菌药物的浓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细菌对药物的外排能力。由于药物主动外排是一个耗能过程,在培养介质中加入质子跨膜运动的去偶联剂如二硝基苯酚或氰氯苯腙能阻断其外排作用,使耐药菌株细胞内药物浓度上升。相反,加入能源物质如葡萄糖,电子传递体如乳酸或NADH等则能促进细菌的外排作用,导致耐药菌细胞内药物浓度的进一度下降。同样,比较敏感株和耐药株在加入主动外排系统抑制剂前后,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化也可表明主动外排机制在细菌耐药中的作用。细菌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测定和联合药敏试验的方法在前节“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研究方法”中已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

……
——《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 上篇 抗感染药物总论 > 第三章 抗菌药物治疗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 > 第十四节 主动外排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
作者:王 睿
参编:牟善初,朱元珏,陈良安,郭代红,刘又宁
页码:273-274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