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行一般人群的疾病成因研究的时候,除非是最常见的疾病,否则无论是群组研究还是横断面研究都面临着费用高昂的处境:以胃癌这样的罕见疾病为例,上述两种研究方法都需要纳入成千上万的被试者,以便确定危险因素。然而,对于大多数危险因素来说,有必要构建一个参照组,以便将患病被试者(病例)中某种危险因素的出现率与不患有该种疾病的被试者(对照)中的出现率加以比较。研究者确定一组患病的被试者以及另外一组不患病的被试者,然后进行回顾性的考察,发现两组之间预测变量的差异,以便解释为什么病例组罹患疾病而对照组不患病。 在所有的研究设计中,病例‐对照研究有它的独特之处:比较稳妥适度,风险较低,而且耗资非常少,有时候会带来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不能用于估算发病率或者患病率,因为患病被试者的数量和比例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的,而不是基于他们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确定的。病例‐对照研究能够提供病例特征的描述性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估算预测变量与患病或不患病之间的相关性强度。 下面是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 美国医院常规给新生儿肌内注射维生素K,有几项研究提示,这种治疗可能会使儿童期癌症的风险增加1倍。 研究者发现,在107例病例组中,有69例(64%)曾经接受注射,对照组则有63例(59%),比值比为1.2(95%的置信区间[CI] 为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