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仅有体液容量缺损,也有体液渗透浓度降低,即丢失结合水大于丢失自由水。发生此种情况,一是由于患者丧失高渗性体液,二是仅有溶质损失而无自由水损失,实际上这些都不可能发生,因此不可能有原发性低渗性脱水。开始时总是等渗性脱水,以后由于获得低渗性溶液的部分补偿,才转变为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渗透浓度降低后,由于细胞内、外液之间的渗透浓度梯度,细胞外液所保留的水约有2/3将渗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外液容量缺损不能获得有效的补偿,不仅患者的脱水(容量缺损)仍继续存在,同时由于水渗入细胞而使细胞肿胀。一般可给予欠缺量的1/3~1/2,以迅速提高细胞外液渗透浓度,从而使细胞内液水分移向细胞外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