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常表现为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性质可以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也可以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单形性室速、伴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反复或无休止性室速、无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以及心室颤动等,多见于应用Ⅰ a类药物奎尼丁、Ⅱ类药物索他洛尔或Ⅲ类药物胺碘酮之后。诱发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的有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多由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或维拉帕米等药物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