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合成抗疟药如氯喹、伯喹和乙胺嘧啶等相继问世,一度有效控制了人群的疟疾感染。但自60年代抗氯喹恶性疟等的出现后,尤其是抗性程度日益增强,抗性地区不断扩大,对新近研制的抗疟药如甲氟喹和喹哌等也产生了多药抗性,因此新型抗疟药的研制又重新受到重视。由于恶性疟原虫的体外连续培养的成功,故体外实验方法亦广泛地用于药效学、药物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测定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