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等,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较小(碳青霉烯类除外),因此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T > MIC是评定该类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内酰胺类抗生素的t1/2对T>MIC有影响。T1/2大于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1~2g,可使T > MIC达12h(如头孢替坦、头孢尼西)到24h(如头孢曲松)。T1/2为1~2h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每日2~3次给药,即可使大部分给药间隔时间中药物浓度高于MIC。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书名:《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栏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上篇 总论 > 第四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 第三节 抗菌药物PK/PD 与合理用药 > 二、PK/PD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爱霞
参编:王羽,张宗久,汪复,丁凯江,王睿
页码:10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