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第五章 人格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人格特征的形成过去认为主要决定于环境因素,现代研究认为人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后期定型,以后即不易改变。因此,人格障碍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神经生物学因素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孕期及幼年特别是2岁以前婴幼儿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脂肪或微量元素,影响了大脑正常发育,影响神经细胞内生化代谢过程,影响其情绪稳定性和智能,从而影响正常人格的形成。另外,围生期和婴幼儿期由于产伤、感染、外伤等因素导致的轻微脑损伤,易于被人们忽视,但由此可导致患儿在儿童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情绪不稳定是指患者的情绪极易波动并有向极端发展的趋势,他们自己常体验到一时抑郁,一时伤感,有时又生气,或者焦虑,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患者坚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关爱而感到空虚和愤怒;在表演性人格障碍患者中,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情感浅薄、多变;在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中,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激惹和愤怒。有学者认为情绪不稳定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多数患者后来都发展为抑郁状态;不论是否与抑郁共病,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亦容易出现与情绪不稳定有关的人格障碍。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58-25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