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一、作用机制

目前,焦虑障碍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使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突触间隙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增高。对这两个递质的调节,间接的起到抗焦虑的作用,但这两个递质并非焦虑发障碍病机制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本节有关作用机制的阐述,将按照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方式分类分别进行阐述。地昔帕明对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最强。帕罗西汀在儿童的代谢率比成人快,在儿童中的半衰期较短,仍然推荐每天只需服药1次。其他SSRIs类药物在儿童中的药动学类型尚无记载。

……
——《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书名:《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栏目: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药理学 > 第九章 抗焦虑药物 > 第三节 抗抑郁类药物的抗焦虑作用
作者:杜亚松
参编:李雪荣,苏林雁,黄继忠,王民洁,方贻儒
页码:279-281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