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苯乙烯内酯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苯乙烯内酯是从番荔枝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另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相对于番荔枝内酯来说,对苯乙烯内酯的研究目前还较少。苯乙烯内酯抗癌作用靶点目前还未阐明,其作用机制仍待深入研究。Yu DQ等从大花哥纳香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8‐acetylgoniofufurone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人回盲肠腺癌HCT‐8细胞和人口腔表皮样癌KB细胞的IC50分别为2.35 × 10 - 5mol/L,3.2× 10 - 6mol/L和4.41 × 10 - 5mol/L [ 17 ]。用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能加强GC‐51诱导凋亡的作用,而用PKA抑制剂能逆转GC‐51凋亡以及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与GC‐51的共同作用。

……
——《肿瘤药理学新论》
书名:《肿瘤药理学新论》
栏目:肿瘤药理学新论 > 第二十一章 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活性物质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胥彬
参编:丁健,包定元,陈红专,陈晓光,丁健
页码:519-52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