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1﹒1 概述

分类利尿药按其作用强度可以分为:强效利尿药、中效利尿药和低效利尿药三大种类。关于噻嗪类药物抑制肾小管对Na +重吸收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与Na +‐K +‐ATP酶有关,药物通过抑制酶的活性而减少肾小管对Na +、Cl -主动重吸收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使Na +、Cl -重吸收减弱,水的重吸收也随之减少。3)低效利尿药作用机制可分三种形式:①氨苯蝶啶和盐酸胍吡嗪主要是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对Na +的重吸收和K +的分泌而起作用,故有保钾排钠的利尿功能。螺内酯的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可与醛固酮受体发生竞争性拮抗而产生与醛固酮相反的作用,起到排钠保钾的利尿效果。

……
——《实用治疗药物学》
书名:《实用治疗药物学》
栏目:实用治疗药物学 > 第12章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 > 1 利尿药
作者:耿洪业 王少华
参编:方子季,宋文宣,马海燕,王峰,李杨
页码:1158-1161
版本:2
出版时间:2002-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