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八、修饰酶的性质及特点

酶修饰后其酶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其中以热稳定性、体内半衰期及抗原性减小等变化最为显著。糖类物质包括右旋糖酐也不容易消除酶抗原性,这类修饰酶在体内仍可诱发过敏反应。这样在p H值为7左右时,修饰酶酶活比天然酶增加3倍,在生理环境下修饰酶抗肿瘤效果要比天然酶大得多。但人们同时认为,修饰酶抵抗各种失活因子的能力增强和体内半衰期的延长,能够弥补Km增大的缺陷,不影响修饰酶的应用价值,见表14‐14。辣根过氧化物酶用聚赖氨酸修饰后,细胞的摄入量增加,这种穿透细胞的能力增强被认为可能是聚赖氨酸增加了酶分子上正电荷,因为当聚赖氨酸上氨基被酰化后,修饰酶就不表现出细胞穿透力增强的现象,见表14‐16。

……
——《实用生物制药学》
书名:《实用生物制药学》
栏目:实用生物制药学 > 第二篇 生物制药工程技术 > 第14章 酶工程制药 > 第二节 酶的化学修饰
作者:吴梧桐
参编:丁锡申,高向东,袁勤生,郭葆玉,王凤山
页码:694-69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