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一、恐惧条件化

经典的条件恐惧(fear conditioning)是联合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被称之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的中性刺激与一个厌恶性刺激配对后能够唤起一系列行为、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反应。当把一个动物放在一种实验环境中(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联合),并使之暴露于条件刺激,动物就会表现出现条件恐惧。在一些临床疾病中,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惧症患者,因为某些原因,中性环境被错误地解释为危险信号并唤起了一组焦虑和恐惧的症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焦虑意味着对现实恐惧的泛化和条件化,以及个体对那些显在的或背景线索产生敏感化的反应状态。这两个神经投射一条是从背侧丘脑直接快速传导过来的皮层下经路,也称之为短弧;另一条是缓慢调节的皮层通路,即长弧,包括皮层的身体感觉域、岛状皮层和前扣带回/前额叶皮层。线索性的条件恐惧主要是由杏仁核来加以调节的,而文脉性条件恐惧的神经回路则主要包括杏仁核、海马及纹状体终端的床核(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 minalis,BST)。人们假设,钙离子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 MDA)受体的内流促发了一个分子过程,它将突触的变化巩固为长期的记忆。另外,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海人藻酸(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 MPA/Kainate)受体拮抗剂减少了慢性PTSD 患者的噩梦和闪回。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三章 焦虑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 第一节 焦虑和恐惧的神经学机制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35-23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