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胆骨化醇)于1936年从鳕鱼肝油分离,体内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290~300nm紫外线辐射合成,经肝中25位羟化,肾内或某种程度上皮肤内1 α位羟化,转化为维生素D3的体内活性代谢产物骨化三醇(calcitriol)。Morimoto等(1985年)用骨化三醇前体1 α‐羟基维生素D30.75 μ g/d治疗一例骨质疏松患者,意外发现所患寻常性银屑病改善,并肯定了维生素D3类似物抗银屑病的作用。维生素D3类似物包括骨化三醇、卡泊三醇(calcipotriol)及他卡西醇(tacalcitol)。卡泊三醇是一种合成的维生素D3类似物,与核内受体(VDR)的亲和力同骨化三醇。因此卡泊三醇对血钙的影响仅为天然维生素D3的1/200~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