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五)糖尿病

研究表明,在对奥氮平治疗的数百万例患者随访8年后(截止2002年),288例发展为糖尿病,其中75%患者病情严重,23例死亡。有学者发现,在治疗9年后,利培酮与132例患者糖尿病的产生(其中31例病情严重,5例死亡)有相关性。该作者在早期还发现,氯氮平导致384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其中55例病情严重,25例死亡。2003年的美国精神病学会会议上,上述专家指出,喹硫平治疗后,34例患者出现高糖血症,其中21例产生糖尿病酮症,11例死亡。 2003年,一个包括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以及北美肥胖症研究协会(NAASO)在内的联合小组发布的一项共识声明指出,接受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存在肥胖、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的风险。此外,小组还建议精神科医生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让患者在躯体疾病专科接受相应的躯体治疗。 2003年,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生产商在他们的药物说明书上增加了一条有关糖尿病的警告内容:抗精神病药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给予相应的监测措施,以避免血糖控制不良。有糖尿病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之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应当监测空腹血糖,并且还应该观察有无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乏力等糖尿病症状。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三章 双相障碍治疗药物 > 第七节 新型抗精神病药 > 一、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58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