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英国学者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病毒干扰现象:即在正常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干扰其他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将干扰素分为三类:白细胞干扰素,即干扰素α(IFN‐α)。多种细胞均能产生IFN‐α,如棕黄色白细胞、Namalwa细胞、KG‐1细胞、AkUba细胞、B淋巴细胞、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病毒诱导的成纤维细胞。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在细菌、病毒、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核苷酸等刺激物诱导下.IFN‐β较少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