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4节 细胞因子各论

1957年英国学者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病毒干扰现象:即在正常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干扰其他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将干扰素分为三类:白细胞干扰素,即干扰素α(IFN‐α)。多种细胞均能产生IFN‐α,如棕黄色白细胞、Namalwa细胞、KG‐1细胞、AkUba细胞、B淋巴细胞、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病毒诱导的成纤维细胞。IFN‐β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在细菌、病毒、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核苷酸等刺激物诱导下.IFN‐β较少不良反应。

……
——《抗炎免疫药理学》
书名:《抗炎免疫药理学》
栏目:抗炎免疫药理学 > 第10章 细胞因子及其调节剂
作者:魏 伟 李晓辉 张洪泉 吴曙光
参编:陈红专,李晓辉,沈玉先,魏伟,魏尔清
页码:217-21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