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渗入,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补体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相关,但非直线关系。在一个适当的、稳定的反应系统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 “S”形曲线。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形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稍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改变,即曲线在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其溶血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补体的活性呈正相关。因此,试验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试验(50%complement hemolysis test,CH50)。CH50活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妊娠等。CH50活性降低可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情况引起,先天性补体缺乏症较为少见,由补体基因缺损或基因突变引起,主要导致补体成分或调解成分缺陷;后天因素主要由消耗增多、合成减少等因素引起,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病、慢性肝病、艾滋病、严重烧伤、重度营养不良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