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SU.TW
  2. 临床检验一问一答
  3. 临床病原检验900问
  4. 医院感染与生物安全
  5. 生物安全及应对
共24

生物安全及应对

1

答: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为0.001~100mu;m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生物安全柜是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

为什么处理有害气溶胶相关操作需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2

答:病原微生物按照危险度的差异分为四类,其中仅有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即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可在开放的实验室台面上操作。而临床送检标本中可能存在未知......

为什么临床微生物标本至少应在二级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处理
3

答:根据国务院2004年11月颁布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按照危险度的差异由高到低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为什么不同危险度微生物的检测需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内操作
4

答: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生物或毒物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生物安全保障是实验室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实验室必须建立有效的......

为什么危险品保管使用记录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5

答:在接触感染性物质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手套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受到污染物溅出或生物污染等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手套种类的选择应按照所从事操作的性质,符合舒适、灵活、耐磨、耐......

为什么不同的医疗操作需使用不同种类的手套
6

答:生物安全柜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对操作者、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等具有保护作用,而当生物安全柜运行异常时若发生溢出、破损或不良操作,则其不再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在使用之......

为什么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必须确认该安全柜运行正常
7

答:本生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中高温加热工具,采用煤气作为燃料,可产生无光高温火焰。生物安全柜是用于保护操作者、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等避免暴露于感染性操作对象的实验室常用......

为什么生物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本生灯
8

答:朊粒(prion)又称朊毒体,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病原生物,属于一类特殊的传染性蛋白粒子。近年来,与其相关的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

为什么朊粒需要采取延长高压灭菌时间或提高温度等特殊处理
9

答:气溶胶是多种病原生物的传播媒介,由于气溶胶会短暂存在空气中,对现场人员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可能产生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相关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若大......

为什么大量潜在危害性气溶胶释放时应立即撤离现场
10

答:造成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实验室管理不当,没有设立相应的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制度不够完善; 实验室未对工作人员进行及时、规范、全面、有效的......

如何避免或减少实验室相关感染的发生
11

答:离心管破裂时,溢出的液体标本在离心状态下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具有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由于气溶胶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在重力作用下可沉降,因此当离心结束时若发现离心管破......

为什么当离心管发生破裂时要盖上离心机盖密闭约30分钟后才可开盖清理
12

答:为避免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公众、环境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含活性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废物应在实验室内消毒灭菌后方可运离实验室。而对于具有潜在致病性的感染性废弃物,若因条......

为什么感染性废弃物通常需无害化处理后才可运离实验室
13

答:感染性及潜在感染性物质运输需严格遵守国家及国际规定,规范正确地选择并使用包装材料对此类物质进行包装,从而降低运输过程中包装受损和内容物泄漏的可能,减少运输过程中感染......

为什么感染性及潜在感染性物质运输通常需要三层包装
14

答: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常见途径包括:吸入、经口摄取、直接和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节肢动物媒介等。约2/3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源于直接接触,其次是实验室意外,如由飞沫、溅落......

为什么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减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15

答:布鲁菌属细菌是一类人兽共患病的病原生物,由美国医生David Bruce首先分离到而得名。布鲁菌属细菌的致病力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两个方面。布鲁菌属细菌的侵袭力较强,可以通过......

为什么布鲁菌病是最常见的实验室获得性细菌感染之一
16

答:生物安全培训是保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内容包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个人防护要求、生物安全柜使用规范、感染性材......

为什么每位实验室人员必须进行持续性的生物安全培训
17

答:锐器通常指能穿透皮肤的注射器、针、刀、毛细管和破损的玻璃器皿等机械危险物,由此造成的开放性创口,使操作者或废物处置者直接暴露于有害物质中,增加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

为什么处理锐器时需特别小心
18

答: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具有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为避开不良环境并维持生存而产生的一种休眠体,它对于温度不敏感,且对干燥......

为什么巴氏消毒法不适用于灭活芽胞
19

答: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以及季胺类消毒剂等,主要通过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干扰......

为什么化学消毒剂仅能外用或用于环境物品的消毒
20

答:乙醇主要通过使病原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和干扰其代谢而达到灭菌目的,当乙醇浓度为70%~75%时灭菌作用最强。过高浓度的乙醇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迅速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其......

为什么浓度为70%~75%的乙醇(酒精)可作为消毒剂?
21

答:为准确评价消毒灭菌效果,需严密监测消毒灭菌全过程。监测方式主要有:① 物理监测:即对灭菌器的装置及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尤其是运行中的压力、时间等;② 化学监测:指快速观察化学......

为什么评估消毒灭菌效果时应对消毒灭菌全程进行监测
22

答: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进行处理,根据事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皮肤或黏膜污染时,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眼睛溅......

什么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的一般处理措施
23

答: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职业暴露应按卫生部颁布的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

如何处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24

答: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

如何处理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