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推测脑内多巴胺功能亢进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关。为了明确抗精神药物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占有率与药物疗效与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Kapur等对2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药物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行11C-raclopride PET显像,对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占有率进行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既拮抗D2受体,又拮抗5 - HT2A受体,故对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均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