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治疗癫痫药物,20世纪50年代起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现为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之一。由于决定药物作用主要是血浆中的游离药物,而本药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仅小部分为游离,任何原因促使血浆蛋白减少,均可促使游离苯妥英浓度增高,疗效增强,但不良反应也增多。对长期服苯妥英者应监测游离苯妥英钠浓度。本药主要用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也有效,由于不抑制传导,对洋地黄引起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尤佳。上述副作用停药后可逐渐消失,严重者可行血透析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