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

心律失常可为先天性心肌传导异常、复极异常或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其分子机制在于离子通道和离子通道调控蛋白异常。家族性心律失常相对少见,包括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BS)、儿茶酚胺诱导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CPVT)、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未来的研究重点将应用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和全细胞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章 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分子学研究 >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262-2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