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六)肺癌

不同的动物损伤模型表明,在肺组织中存在特异的上皮干细胞样群体。2005年Kim等在人肺支气管损伤模型中发现在功能上与其他细胞不同的干细胞种群,命名为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s),其存在于支气管肺泡管交界处,并观察到BASCs在肺支气管上皮组织更新时数量明显增加,在损伤修复过程中显示了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支气管肺泡干细胞很可能就是肺癌的源头。具有Sca21 + CD45 - PECAM - CD34 +特征BASCs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肿瘤干细胞学说。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书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栏目: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 第一篇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五章 肿瘤干细胞 > 第三节 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发病的新假说 > 一、干细胞与几种恶性肿瘤发病的新假说
作者:黄文林
参编:管忠震,张晓实,郭亚军,朱孝峰,刘强
页码:1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