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本病流行较广,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我国于30年代初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根据宿主动物、临床特点及流行特征的不同,流行性出血热可以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混合型是指同一疫区兼有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一般可分为5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流 ......

——《临床营养学》
书名:《临床营养学》
栏目:临床营养学 > 第三篇 临床营养学各论 >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营养治疗
作者:马 方 焦广宇
参编:万燕萍,马方,王璐,王海丰,宁桂芝
页码:304-30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