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

引起体外循环后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有肝素中和不全,血小板功能和数量下降,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以下分别讨论。体外循环中血小板被激活,相互黏附聚集,同时黏附到体外循环的附着有蛋白质的人工材料表面上,CPB中血液稀释进一步使血小板数量降低。体外循环引起凝血因子异常的原因有血液稀释,凝血因子变性,凝血因子沉着在体外循环系统的表面。体外循环后DIC发生率比较低。DIC的治疗包括去除DIC的病因,进行成分输血,还需用抗纤溶药及小剂量肝素。 ......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书名:《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栏目: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 第八章 血液管理
作者:龙 村
参编:曾因明,赵砚丽,于坤,龙村,朱德明
页码:100-10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