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许多学者对运动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开始是研究不同运动形式如跑步、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运动性哮喘严重性的影响,研究各种哮喘治疗药物如β 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M受体拮抗剂、茶碱、抗组胺药物、色甘酸钠、糖皮质类固醇等对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作用,后来。又把研究焦点放在运动时的过度通气以及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气道的渗透压、血中各类炎性介质与运动性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目前对运动性哮喘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下述机制可能与其发病有关。图18‐1运动激发试验后FEV1最大下降%与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