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4 隐源性肝炎的诊断策略

进而参考其他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胆B超结果区分肝炎与非肝炎的其他肝病。根据肝组织学改变可判断是否确实存在肝炎及其可能原因,并可通过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发现一些血清中肝炎病毒标志阴性的病毒性肝炎,肝活检仍难以确诊者则为隐源性肝炎。最后,在分析隐源性肝炎病因时,需考虑内脏性肥胖和短期内体重明显波动导致脂肪性肝炎、日常海鲜导致变态反应性肝炎的可能。鉴于多数隐源性肝炎患者肝病进展缓慢,部分病例随访中肝病可康复,而检查费用昂贵、治疗效果有限,故对病情较轻的隐源性肝炎(特别是病程短的急性肝炎)患者的诊治不宜过分积极,但应 ......

——《脂肪性肝病》
书名:《脂肪性肝病》
栏目:脂肪性肝病 > 第三篇 诊断学 > 第十九章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策略 > 第4节 隐源性肝炎的诊断策略
作者:范建高 曾民德
参编:邹大进,曾民德,范建高,陆元善,陆伦根
页码:377-37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