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一、产生灭活抗菌药的各种酶

内酰胺类抗菌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β-内酰胺环结构,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PBP)结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PBP分子具有两个活性区域,即N末端糖基转移酶区和C末端转肽酶区,它们参与了细菌肽聚糖合成的最后阶段。在细菌对氨基苷类抗菌药产生耐药的机制中,氨基糖苷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enzymes,AME)介导的耐药最为流行,酶促修饰的氨基苷类抗菌药因不能与核糖体靶位作用,因而失去抗菌活性。 ......

——《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书名:《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栏目:实用检验医学.上册 > 第五篇 临床微生物篇 > 第五十二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 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作者:丛玉隆
参编:王鸿利,丛玉隆,仲人前,吕建新,周新
页码:1078-108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