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

正常细菌胞壁肽聚糖前体的合成为:细胞质中L‐丙氨酸在丙氨酸消旋酶作用下变成D‐丙氨酸,两分子的D‐丙氨酸由染色体ddl编码的D‐丙氨酸‐D‐丙氨酸连接酶催化形成D‐丙氨酸‐D‐丙氨酸二肽。由于D‐丙氨酸‐D‐丙氨酸残基在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中高度保守,而且是细菌胞壁中的基本成分,故糖肽耐药性的发生难以预料,历年来临床实验中也未筛选出大量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株,直至1986年在肠球菌中发现了可转移性高水平的糖肽耐药性以后,耐药性问题才受到重视。葡萄球菌分离菌株中最为常见的糖肽类耐药性表型为壁霉素耐药和万古霉 ......

——《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书名:《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栏目: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 第四篇 细菌耐药性 > 第四十七章 糖肽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作者:严杰 钱利生 余传霖
参编:陈莉丽,李淑萍,黄华,毛亚飞,王媛
页码:622-6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