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房颤的机制

房颤时持续性折返的形成依赖于折返环上较短的折返波长,波长即一次心房冲动在有效不应期内传布的距离,波长越长心房内同时存在的折返环越少,扩布的波阵列就越容易遇到心房不应期而湮灭[ 48 ]。电生理的改变表现为L型钙内流的减少,有效不应期缩短,因此波长缩短,有利于折返波的形成。类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动作电位的时程是影响有效不应期的重要因素。充血性心衰病人存在慢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减少,快延迟整流钾电流成为复极时的主要电流[ 53 ],典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多非利特能显著抑制快延迟整流钾电流而延长有效不 ......

——《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书名:《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栏目:心房颤动---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 第六章 心房颤动的复律治疗
作者:马长生
参编:董建增,刘旭,刘晓惠,杜昕,方冬平
页码:65-6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