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多靶点药物联合用药是趋势

随着恶性黑色素瘤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组织学特征及其与基因变异之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同类型黑色素瘤有其相对特异的突变基因。其中,肢端、黏膜及慢性日光损伤型多见于亚洲及有色人种,其基因变异主要表现为KIT基因变异(28%),BRAF基因变异(10%)和NRAS基因变异(5%)。因此,继BRAF抑制剂Vemurafenib和Dabrafenib、CKIT抑制剂Imatinib等分子靶向药物在其特异基因突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证据后,多种新型治疗靶点靶向药物不断涌现,如MEK抑制剂Cobimet ......

——《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书名:《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栏目: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 黑 色 素 瘤 > 分子靶向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的主旋律
作者:吴一龙 秦叔逵 马军
参编:吴孟超,孙燕,李进,梁军,徐瑞华
页码:62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