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四、发 病 机 制

DPB的诊断性标志是细支气管周围的炎症病变,包括呼吸性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周围组织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炎症因子的浸润,比如白细胞介素(IL)- 1 β和IL - 8。从终末细支气管到呼吸性支气管其长度只有数毫米,但两者从组织学构造及功能上有着明显的不同,部分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带有肺泡结构,已进入到肺的呼吸区域。当终末细支气管移行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其内腔忽然开阔,加之在此处呼吸气流折返至弯曲的肺泡管而形成涡流,造成气流的暂时停留,从而细菌和微粒子等易于沉淀在该处的黏膜上,引起刺激或炎症。所以DPB与COPD ......

——《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书名:《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栏目:肺脏免疫学及免疫相关性疾病 > 第四篇 > 第四十一章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作者:施焕中 林江涛
参编:蔡柏蔷,蔡映云,陈良安,陈荣昌,崔德健
页码:669-6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