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目标人群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行为的因素主要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在制订干预措施时,必须针对上述三种因素,干预措施具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计划目标方能实现。要根据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选择花钱少、见效快、效果持久,能促进目标人群防治行为形成的项目。对于中小学生,其卫生行为的强化因素主要来自教师或家长,尤其是教师的威望,对该种目标人群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行为的形成将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开展评选、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以及先进家庭和个人等活动,激励目标人群进一步做好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亦属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