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结直肠癌病因机制的认识

古代文献中见有茧唇、舌菌、失荣、石瘿、噎膈、反胃、乳岩、瘕、积聚、肠覃、息贲、肺积、伏梁、黑疔、翻花疮等记录。祖国医学文献中尚未有肠癌的病名,但有不少如“积聚”、“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类似肠道肿瘤的记载。诸病源候论》提到:“症者,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于内,渐生长块段,盘牢不可移动者,是症也。这里所谓“肠覃”“肠中积聚”“症”、即与现代结直肠癌的腹部肿块很类似。外科大成》说:“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蛇,里急后重,粪便细而带扁,时流臭水… …。综上 ......

——《结直肠肿瘤 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书名:《结直肠肿瘤 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栏目:结直肠肿瘤 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 临床篇 > 18第十八章─结直肠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郑 树
参编:
页码:567-5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