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关于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曾有过很多假设和报道,目前尚无定论,但归纳起来有关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与下述三方面的因素有关。缺血时,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内源性抗炎物质和扩血管物质减少或丧失,以致补体在这些细胞上沉着,既可能促使细胞内、外白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同时,又均促进再灌注时这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2)和蛋白水解酶等对细胞有损伤的物质,导致内皮损伤逐渐加重,毛细血管腔进一步为中性粒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所堵塞,使流向可能存活的心肌细胞的血流减少,发生无灌流现象(no‐reflow ......

——《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书名:《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栏目: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 中篇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与冠脉侧支循环 > 第九章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的保护性作用 >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防治
作者:孔宪明 高海青 陈玉国
参编:孔宪明,高海青,陈玉国,杨君莉,朱贵月
页码:169-1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