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原学】

白喉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荚膜、无动力的棒状杆菌,菌体长度约3~4 μ m,宽0.﹒~1 μ m,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稍肥大呈棍棒状,常排列成大写英文字母如L、V和Y状,也可呈栅栏状。用亚甲蓝染色、奈瑟(Neisser)染色,两端可见着色不匀的异染颗粒。该菌在凝固血清培养基(l ōffler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菌体呈灰白色圆形突起。在含0.﹒3%亚碲酸钾的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细菌生长时吸收碲盐,并将其还原为碲,使菌落呈黑色。对一般消毒剂敏感,5%石炭酸、0.﹒%升汞和3%~5%的来苏溶液中1分钟即灭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章 细菌性疾病 > 第二节 白喉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504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