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抗抑郁药和SSRIs 都是以抑制5‐HT 等单胺的再摄取为特征,而噻奈普丁的作用模式难以用增强5‐HT 再摄取来解释抗抑郁效果,但广泛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噻奈普汀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①认为抑郁症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类是5‐HT 不足,另一类可能是5‐HT 过剩;②抑郁症的起因可能是5‐HT递质系统的不稳定,而不是绝对的过剩或不足;③噻奈普汀可以增加海马锥体细胞的自发性活动及其从化学性刺激中(GABA 或5‐HT)恢复的速度;④噻奈普汀可以减轻HPA轴对于应激的反应,恢复内分泌与边缘系统之间正常交换的功能;⑤通过增强5‐HT 再摄取,抑制了应激所致的海马细胞的萎缩,修复其损伤,并预防应激对海马直接累积的损害。 通过比较噻奈普汀和帕罗西汀对活动大鼠额叶皮质和缝际核神经细胞外5‐HT 浓度的影响,发现如果单一剂量帕罗西汀1mg/kg 能增加上述部位5‐HT 的浓度,而噻奈普汀则不能。连续14天给予帕罗西汀0.5mg/kg,bid,14天,则不影响基线5‐HT 浓度。从体内研究提示,噻奈普汀和帕罗西汀对脑内5‐HT 系统作用也不同,故不支持噻奈普汀具有选择性阻断或激活5‐HT 转运的作用,从而提示噻奈普汀并不具备激活5‐HT 再摄取的机制。已经证实,噻奈普汀的消旋结构能有效地阻断长期应激所致的海马萎缩,从而提示调节5‐HT 功能可以保护由于应激对海马CA3 树突形态的损害作用。通过比较噻奈普汀与SSRIs 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对刺激海马萎缩的预防作用,证实了给予噻奈普汀可促进5‐HT 的再摄取,并能预防因反复刺激产生的CA3 锥体神经元树突的萎缩。因为应激时海马的5‐HT 释放可增加重复应激,就会导致某些5‐HT 调节的功能敏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