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巴比妥类药物用于临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本类药物为临床主要的催眠镇静剂。1959年,氯氮的发现及后来苯二氮类同系物的崛起,使巴比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渐趋减少。虽然巴比妥类药物具有诸多不良反应,但作为抗惊厥、抗癫痫药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发现一些手性巴比妥类药物对映体的清除率有差异,如S‐环己巴比妥的清除率无年龄相关性,而R‐对映体的清除率呈年龄相关性,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清除率之比为1.5。巴比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手性中心主要位于5位上,5取代巴比妥的5位取代基上(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或1,5,5取代巴比妥的母核5位碳原子(如甲苯比妥、苯甲酰苯巴比妥)。

……
——《手性药物分析》
书名:《手性药物分析》
栏目:手性药物分析
作者:姚彤炜
参编:吴永江,余露山,狄斌,周权,洪战英
页码:295-29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