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一种具有潜在不可逆性的神经毒性损害,已有证据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明显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危险。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 dystonia)同样也是一种因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不可逆性神经损害,其发生比迟发性运动障碍更早,且患者年龄更轻,临床表现以持久的不自主肌肉收缩和紧张为特征,包括头、颈、躯干和肢体缓慢而又持久地扭转运动为主,还可出现脸部痉挛、斜颈、面部歪扭、角弓反张及肢体背伸和旋转。 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更多见于年长的女性患者,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则以年轻男性患者多见。 虽然至今尚无有效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充分证据,但有一些措施可用于临床实践,可能对患者有利。临床医生应定期筛选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如果发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时,将经典抗精神病药转换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减轻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而对已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者,转换为另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能有助于减轻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研究证据显示,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可减轻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加大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可抑制或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抑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但因高剂量本身可能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并可能使EPSs 和TD 持续恶化而不应采用,抗胆碱能药因可能加重TD 症状而应终止使用。因此,目前对于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重要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合理选择抗精神病药和定期评估患者的易患性和危险因素尤为重要。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四篇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第六节 与治疗相关的医学问题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694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