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设计中,化合物的亲脂性更常以分配系数作表征参数。将甲氧基变换成丙二醇基后得到化合物11(用黑框标出),其仍保持选择性抑制作用,稍改善了吸收性,但半衰期缩短。保持了活性和选择性,调整了脂溶性,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显著增加,用于治疗实体瘤[ 13 ]。将化合物13中的磺酰二胺改换成环砜基,得到化合物14,提高了亲脂性,减少了氢键的形成和极性表面积,血药浓度增加了8倍,中枢内药物浓度提高了3倍[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