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4﹒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1)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选取有脓血、黏液部分的粪便2~3g,液体便取絮状物盛于蜡纸盒中,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在无法获取粪便时,可用无菌盐水或增菌液湿润的直肠拭子插入肛门4~5cm(小儿2~3cm)轻轻转动一圈,擦取直肠表面的黏液,放无菌试管或保存液中送检。粪便标本应尽量在病程早期或治疗前采集。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粪便标本中可能发现的致病菌见表10‐3‐4。粪便培养对诊治细菌性食物中毒有确定意义,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其中主要有沙门菌属的细菌,葡萄球菌、肉毒芽胞梭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梭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等。一般多见于老、幼及病后体衰患者及营养障碍有关的慢性肠道病。

……
——《抗菌药物治疗学》
书名:《抗菌药物治疗学》
栏目:抗菌药物治疗学 > 下 篇 > 第十章 常见细菌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 第三节 常见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商品化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 九、常见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作者:孙淑娟 袭 燕
参编:吴永佩,孙淑娟,袭燕,解建,蒋仲敏
页码:422-42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